锦美氢源市场月报(2023.1)
目录
一、政策规划
1、1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指出:到2025年,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达到20万吨/年左右的制氢、储氢基地, 开展短距离气态配送体系、长距离液氢输送和管道输氢综合互补的输氢网络体系建设。支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探索氢储能与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运行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对比研究氢储能与电池储能、熔盐储能等其他储能方式单独或混合储能的技术特点和经济性。
2、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氢能方面指出:成都建设“绿氢之都”、打造德阳“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乐山“中国绿色硅谷”。积极争取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鼓励加氢站与加气站、加油场站合建,推动已建加油站拓展加氢、加气功能。
3、1月12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青海省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青海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
其中指出:到2025年,绿氢生产能力达4万吨左右,建设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不少于5个,燃料电池车运营数量不少于150辆,矿区氢能重卡不少于100辆,建设3-4座加氢示范站(包括合建站)。在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开展绿氢示范应用。引进或培育10家氢能企业,绿氢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亿元。
4、1月30日,江西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江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
其中指出:当前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00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有序多元化增加,全省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00辆,投运一批氢动力船舶,累计建成加氢站10座。氢能在钢铁、有色、合成氨等工业领域示范项目扎实开展。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进一步扩大,燃料电池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全省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依托稀土等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储氢新材料产业,实现重点细分领域突破。
5、1月31日,湖南省长沙市发改委发布印发《长沙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其中指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力争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辆,建成加氢站5座。稳步推进“氢基成网”工程,按照“功能集成化、资源集约化、运行商业化”的原则,有序搭建重点氢能基础设施,打造“储氢-运氢-加氢”一体化氢能基础设施体系。
6、1月4日,内蒙古公布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实施兴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绿氢替代示范项目等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通知”中,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15个(4个离网型,11个并网型),配套新能源规模631.2万千瓦(其中风电473.2万千瓦,光伏158万千瓦),制氢能力28.2万吨/年,总投资495.8亿元。申报企业分别来自京能、三一重能、中能建、中核汇能、远景能源、大唐、中煤、中国石油等。
7、1月6日,国华投资宁夏分公司国能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永利和清水营2座制氢站EPC总承包工程公开招标
据招标公告项目分两个标段,一标段是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永利制氢站EPC工程,制氢规模为5000Nm3/h,最大5500Nm3/h,年操作时间3200h。二标段是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一期项目清水营制氢站EPC工程,制氢规模为15000Nm3/h,最大为16500Nm3/h,年操作时间2300h。两个工程合计氢能产能4500吨/年。
8、近日,华能清能院1300Nm3/h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试制设备开始招标
9、1月28日,黑龙江200MW风电制氢联合运行项目制氢站EPC招标(1500Nm³/h)
10、1月12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交易
13、近日,由中国电建吉林院承揽的“白城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完成整体启机,正式顺利投产
该项目为东北地区首个投产的新能源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容量10.6兆瓦,其中风电6.6兆瓦、光伏4.0兆瓦,配套建设2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其中1台碱性电解水制氢,单台设备出力为1000标立方;1台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单台制氢设备出力为200标立方。项目整体运行采用“新能源制氢,余电上网”运行方式。
14、2022年12月29日,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正式完工
该项目为国际首个“电-氢-热”微网耦合直流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是国家2020年重点研发计划《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配套示范工程,也是浙江省“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工程位于宁波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光伏装机超过50万千伏安,占地12600平米,以“电-氢-热”综合能量管理系统为中枢,以±10千伏、±375伏直流母线为主干网架,依托4兆瓦光伏、0.2兆瓦风电产生的绿电,支撑400千瓦的制氢机和10台60千瓦直流充电机运行。预计工程整体投运后,每年产氢将超过60万标方,助力新能源消纳超过400万千瓦时,并可满足每日10辆氢燃料电池大巴加氢和50辆纯电动汽车直流快充的需求。
15、1日3日,龙源电力阿拉善600MW风光制氢项目获开发指标(14万吨绿氨)
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规划建设容量600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总发电量可达15.42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4.56万吨,每年可利用绿电制氢并合成氨14万吨。
16、近日,云南电科院完成云南省氢储能示范工程建设
南首批氢动力汽车上路运行和光伏电解制氢的调试成功,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用氢一体化示范应用、解决了风/光能源制氢、长短时长储氢与氢能综合利用问题,建成了国内首个具备综合热管理能力的固态合金储氢发电和液、固结合的氢储能系统,实现了氢能的安全存储和高效利用。
17、1月17日,兴安盟行署与昆仑氢能有限公司签约氢混天然气长输管线项目
三方围绕扎鲁特旗-乌兰浩特氢混天然气长输管线及兴安盟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进行了探讨。“扎-乌”氢混天然气长输管线每年可为兴安盟城区及沿线各类用户输送10亿立方米天然气,同时具备高比例掺氢功能;新能源大基地所发绿电优先电解水制取绿氢,以管线形式输送,满足兴安盟及蒙东地区氢气需求,助力打造零碳兴安盟。
18、2022年12月底,阳光氢能200Nm3/h PEM电解槽全功率达产
长江电力绿电绿氢示范项目采用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模式,在三峡坝区右岸杨家湾码头内建设制氢加氢站,为国内首艘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及三峡坝区内旅游巴士提供加氢服务。阳光氢能为该项目提供总制氢量200Nm3/h PEM集装箱式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包含IGBT制氢电源、PEM电解槽、气液分离与纯化设备、智慧氢能管理系统等产品。
19、1月10日,深圳凯豪达氢能源与绿能科技签署氢能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凯豪达董事长陈凯家携管理团队前往国家电投集团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加签约仪式。双方将发挥各自在市场及技术领域的优势,共同在新能源项目、清洁能源制氢、技术研发等方向全力开拓氢能源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20、1月10日, 中集海洋工程旗下绿氢装备品牌“中集集电”新型轻量化千方电解槽CIMC-GH系列旗舰产品下线暨中集扬州制氢装备生产基地投运仪式在扬州举行
中集集电成立以来,已在深圳设立先进绿氢研究院,与烟台海工研究院完成海上风电制氢联合立项,并于2022年11月,完成对扬州中电制氢设备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成为扬州中电唯一控股股东,并在扬州投建1GW电解槽产能。中集集电CIMC-GH系列轻量化千方电解槽,实现单位产氢量1200Nm3/h(平均小室电压2V),电解槽槽体重量39.8吨,直流电耗达国家一级能效标准4.3kwh/Nm3(单位产氢量1000Nm3/h时),通过双极板和电极的综合优化,小室电压降低5-10%,并在4000A/㎡的电流密度下长期稳定运行,电解槽长度短、电解小室重量轻,密封垫片负载轻,电解槽大修周期更长,稳定达到十年以上。CIMC-GH系列已具备2000 Nm3/h技术和工艺储备,并可扩容至3000Nm3/h,同时,中集集电正研发适用于海上固定式及全漂浮式制氢装备及成套系统,计划进军海上制氢领域。
21、1月18日,中集氢能首套1200Nm³/h碱性电解槽下线
该电解槽采用了新式极板和流道结构、第三代最新催化材料和涂覆技术制作的电极,以及新一代改性隔膜,工作电流密度范围2500~4700A/m³,优于传统碱性技术实际运行数据,具有电流密度高、节能、稳定和轻量化等特点,各项技术参数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电解槽产氢量1000~1200Nm³/h,可向上扩展到1500Nm³/h甚至更大;单位电耗优化在4.2~4.55Kwh/Nm³之间,已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符合团标一级能效标准;工作负载范围在20%~120%,较业内提升10%以上,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制加一体站制氢、海上风电制氢等多种场景。
22、1月10日,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与大连融科储能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签约
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建设液流电池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相关技术创新平台、液流电池储能材料与装备制造产线、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及系统集成制造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在伊金霍洛旗形成完整的液流电池储能产业集群和PEM制氢产业集群。
23、近日,北京中电丰业与宝瀛气体、莒纳科技三方签订了2000立方/小时碱性制氢成套设备供货及合作协议
合作三方将以宝瀛电解水制氢项目为依托,以中电丰业和莒纳的技术及工程能力为支撑,各自发挥资源优势,通力协作,共同建设全球领先技术水平的电解水制氢商业示范项目。此外,中电丰业和莒纳科技将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基于莒纳JA电极的单槽产氢量2000-3000立方/小时成套制氢设备,为大规模绿氢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天津锦美氢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
2023年1月